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要搭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桥梁,使生态产品所具有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市场上得到显现和认可。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2021年4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加快推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国各地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确权、抵押、转化、厚植等方面加快探索,形成了诸多有益经验。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相关探索实践仍然较少,一些地方守着“绿水青山”,却不知怎么转化为“金山银山”。
因此,建议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在经济欠发达但生态资产雄厚的地区设置试点,加大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指导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建立工作。
扶持相关科研项目。对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的,关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生态产品保护和开发成本的价值核算方法、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研究及应用活动,加大扶持力度。
推动生态产品调查监测项目。鼓励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清晰界定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划清所有权和使用权边界。丰富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类型,合理界定出让、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等权责归属,依托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明确生态产品权责归属。鼓励开展生态产品信息普查。开展自然资源清查统计和资产核算,对土地、矿产、森林、湿地、水资源等重要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用途进行统一调查、监测评价,整合自然资源数据,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统一管理。
鼓励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绿色低碳循环产业、生态文化旅游及生态环境系统整治修复和配套设施建设等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引导社会资本。强化激励约束,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绿色产业、企业和项目的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投资生态产品、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企业和项目。
“十四五”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