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

guizhou HUAXIA ecological 

TRADING CENTER

让青山变“金山” 江口“林下经济”成为农民聚宝盆

来源:多彩贵州网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2-04-14 | 755 次浏览 | 分享到:

据统计,该县林下经济利用面积从2018年的2.4万亩增长到2020年的3.8万亩,林下经济产值从2018年的1.6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2亿元,累计带动了3.5万名农户增收。

  激发林地潜能打造“绿色银行”

  步入江口县官和乡大坡退役军人养殖基地,满山苍翠。树上栽种的铁皮石斛一圈圈绕着树干,惹人眼球;林下养殖的飞山鸡正在林中捕虫觅食,十分喜人。

  拥有2万多亩林地的大坡养殖基地,在以前,只能依靠采伐林木维持发展,良好的资源禀赋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后来我们结合林场实际,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让林业和林下产业充分融合。”该县林业局局负责人说,目前,江口已规划出4万亩林地发展林药、林菌、林禽、林旅等林下经济产业,覆盖当地群众2.2户,真正让青山变“金山”。

  在江口,各地因地制宜选择林下经济发展主导产业,构建起林下种植业、林下养殖业、林下产品采集业、森林生态旅游康养业等四大业态。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

  市场技术赋能释放生态红利

  “竹笋采收晚1个小时还是早1个小时,都影响着竹笋的品相和口感。”江口县凯德工业园区山野菜开发公司陈建华说,竹笋最重要的就是“鲜”,当天采收的上千斤毛壳笋,当晚就会用冷链物流车运送到重庆市销售。

  江口县竹资源丰富,是贵州“十大竹乡”之一,竹林面积达10余万亩,其中楠竹、方竹、刺竹等笋用林面积达5.8万亩。

  走进江口县梵净山仁发山野菜开发公司,3条智能化流水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赶制各种山野菜及笋类产品订单。据介绍,为满足多元市场需求,公司创新研发竹笋加工工艺,通过生物复绿技术生产出来清水笋,最大程度保留了鲜笋色泽、脆度,深受市场欢迎。

  目前,该县箐竹笋、冬笋、春笋等各类竹笋已入驻港、澳、沪等沿海市场的各大超市,同时还入驻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线上销售平台,形成线上线下同步发展的销售网络。

  “梵字号”林特产品风行天下

  去年2月,第14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在义乌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江口4家绿色产业与省外名商达成合作意向,梵净翠芽、梵净抹茶、江口猕猴桃、生态鱼和竹食品等林产品销量喜人。

  近年来,江口特色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快速发展,“梵字号”林特产品风行天下,正在成为行业内的翘楚。

  江口县依托优良生态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用生态产品的价值跃升,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书写“青山变金山”的传奇。


中心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