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锚定‘一个统揽四个新’,奋力建设‘四区一高地’——深入贯彻国发〔2022〕2号文件精神”专题研讨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谷树忠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国发〔2022〕2号文件赋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重大战略定位,贵州将涉及到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4个方面24项具体政策措施用好用足,从改善提升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健全生态文明试验区制度体系、积极推进低碳循环发展等方面制定具体工作措施抓落实,已经取得较好的进展和成效。

全国政协委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 谷树忠
谷树忠同时指出,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仍面临挑战。“要努力补齐设施短板、资金短板、科技短板、人才短板,使得贵州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更加顺畅,效果更加彰显。”
如何才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谷树忠认为,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巩固好提升好利用好优良生态环境这个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贵州的生态本底条件较好,急需做出新探索、新尝试,产生新成效,实现生态产业化、生态价值化。
流域治理。特别是以赤水河流域为代表的流域治理,涉及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在治理模式、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值得期待。
工业固废无害化、资源化。通过技术革新,探索磷石膏综合利用和处置产业化发展,拓展资源化、价值化利用之路。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通过各方面努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持之以恒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双碳”目标。贵州进入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尽可能提高既有产业的能源效率,减少碳排放强度,积极探索碳汇交易,发挥林业资源优势,拓宽“两山”转化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