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

guizhou HUAXIA ecological 

TRADING CENTER

山桐子研究进展及国家相关政策解读

来源:华裕旭舟官网 | 作者:作者:吴才清 | 发布时间: 2023-01-05 | 864 次浏览 | 分享到:

根据论坛秘书处安排,我主要就油葡萄(山桐子)产业研究进展情况和国家相关支持政策作个解读。


一、油葡萄(山桐子)产业研究进展情况


油葡萄(山桐子)的开发对生态建设、植被恢复、应对目前能源危机和食用油供应、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开发和有效利用。我国对油葡萄(山桐子)的研究最早始见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停止,70年代有零星的论文发表,80年代开始增多,2000年后研究发表的论文数量急剧增加,尤其2010年以来,对油葡萄(山桐子)的研发力度明显加大,最近五年时间,已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几乎是前几十年的总和。截至2017年,学界从油葡萄(山桐子)植物的生物学习性、种群分布、遗传与生理特性、育种繁殖、栽培管理、果实采摘、加工利用、经济效益等方面切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根据知网数据库文献资料/百度学术搜索资料,检索到油葡萄(山桐子)相关主题中英论文294篇。


目前国内学界对油葡萄(山桐子)的研究进展按开发顺序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油葡萄(山桐子)植物的生物习性和育种栽培技术;2.油葡萄(山桐子)果实、油葡萄(山桐子)油的成分及理化性质分析;3.油葡萄(山桐子)油的安全性评估;4.油葡萄(山桐子)的加工利用技术及相关产品。


(一)油葡萄(山桐子)生物学特性、育种与栽培管理技术


科研人员首先在油葡萄(山桐子)的生物学特性、适合的生长区域、苗木的生长规律及有性无性繁殖技术、良种育种经验、成片林区的栽培管理方式等方面取得了进展,克服了规模种植油葡萄(山桐子)可能面临的技术问题,为进一步开发油葡萄(山桐子)相关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祝志勇(2004)、吴登高(2015)等。


在油葡萄(山桐子)的繁殖和育种研究方面,梁珍海(2006)将引进的2个日本油葡萄(山桐子)种源与国内种源进行了对比育种试验,研究了苗期生长规律。江锡兵(2014)以四川等8个省份的油葡萄(山桐子)野生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产量、含油率等经济性状对油葡萄(山桐子)野生群体进行优株选择(43/234),为油葡萄(山桐子)优良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而代莉(2014)的博士论文则开创性的研究了中国12个油葡萄(山桐子)分布区的油葡萄(山桐子)种实品质差异性(含油率、含油种类)、种子休眠差异性(发芽率、发芽速度)、遗传多样性(基因组序列)和生态地理的相关性,得到油葡萄(山桐子)种实特性随地理位置变化的规律,为油葡萄(山桐子)的良种筛选和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具体的操作实践方面有钱学射(2009)、卢翔(2014)等研究。


在进一步研究中,油葡萄(山桐子)栽培管理、造林技术和遗传特性变化情况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有慕晓炜(2014)、朱瑞蓉(2014)等。


(二)油葡萄(山桐子)油的理化品质分析


种植油葡萄(山桐子)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木本油料产业,这部分研究首先便对油葡萄(山桐子)油的理化性质、出油率、化学成分等重要部分进行了讨论,为油葡萄(山桐子)油的制取与开发提供了依据,一部分研究关注于测定油葡萄(山桐子)油的亚油酸含量,如郭华(2012)测定了油葡萄(山桐子)油的酸价、皂化值、碘值、过氧化值及油脂的脂肪酸组成等指标。刘春雷(2012)以干燥的油葡萄(山桐子)粉为原料提取了油葡萄(山桐子)油,与其他食用油比较了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油葡萄(山桐子)油亚油酸含量明显高于茶籽油、花生油和橄榄油,证明了油葡萄(山桐子)相较于其他传统木本油料植物存在独特的优势。


陈福民(2013)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油葡萄(山桐子)种子和果肉的脂肪酸进行了提取,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其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周燕(2003)经柱层析方法从水冬瓜(毛叶油葡萄(山桐子),下同)果实乙醇提取物的非油脂部分分离纯化出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鉴定了其结构。另有研究则比较了来自不同产地的油葡萄(山桐子),其种子含油率、果肉含油率、碘值等数值的差异,为继续选育良种,各地区统筹规划造林计划,造林安排提供了评价标准,有王艳梅(2011)、龚榜初(2012)等。


(三)油葡萄(山桐子)油的安全性研究


总体上在这方面的研究不多。由于四川部分山区食用山桐子油的历史已达百年之久,关于食用油葡萄(山桐子)油对人体的安全性研究很早便开始,吴全珍(1982)首先完成了油葡萄(山桐子)油的急性毒性试验,给小鼠、大鼠、豚鼠灌胃高剂量的油葡萄(山桐子)油后,动物一般情况好,按国家口服急性毒性分级标准,确定油葡萄(山桐子)油属于无毒范围。随后袁涛(1983)在四川省工业卫生研究所进行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长期食用水冬瓜油有无致突变和致癌效应。通过分析喂养90-100天水冬瓜油的小鼠,观察其骨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分裂相,发现水冬瓜油对小鼠体细胞无致突变作用。


(四)油葡萄(山桐子)油的加工利用技术研究


关于油葡萄(山桐子)的产品目前主要有三大部分:生物柴油、食用油、润滑油及其他。一部分研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对其可能的应用前景展开了讨论。莫开林(2009)探讨了油葡萄(山桐子)油在食用油、生物能源等方面的利用前景,认为其提炼后的油渣、油饼可作肥料和用于杀虫灭菌,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肥浓度,减轻病虫危害。王金锡(2010)报道了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运用煮沸等手段已完全解决了油葡萄(山桐子)食用油的异味问题(源自维生素E、丹宁等成分);使用化学药剂等技术对提取食用油后,油葡萄(山桐子)弃渣进行二次提取生物柴油的技术已较为成熟,同时油葡萄(山桐子)油中还含有大量的棕榈酸和棕榈烯酸,在工业上可用于护肤品和肥皂油漆。


另一部分研究则详细地分析介绍了提取油葡萄(山桐子)油的最佳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刘春雷(2012)以干燥的油葡萄(山桐子)粉为原料,考察了不同提取剂及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出油率的影响。崔艳南(2011)对毛叶油葡萄(山桐子)原油的精制工艺进行了研究,着重考察了碱炼脱酸和脱色过程中各个因素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吴斌(2012)在比较不同脱胶剂对油葡萄(山桐子)油脱胶效果的影响后,重点选择并给出了最佳的磷酸法脱胶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由于油葡萄(山桐子)油这一低成本的油脂资源对目前生物柴油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部分研究以油葡萄(山桐子)油变为生物柴油的制作工艺为研究的入手点,有苏印泉(2007)、汪全义(2009)等。其他的研究主要讨论了油葡萄(山桐子)油制备绿色润滑油、抗菌肥料等方面的技术手段。


总体而言,油葡萄(山桐子)相关研究经过多年积累,从繁育、栽培、采摘、加工利用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油葡萄(山桐子)人工培育技术、大规模造林技术日趋成熟,安全性得到了证实,相关农业、工业产品的开发取得了快速进展,以毛叶油葡萄(山桐子)制备生物润滑油,用固体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制共轭亚油酸的技术已经完善,可以进行规模化、市场化生产。


二、相关国家支持政策解读


伴随经济、人口发展,我国的食用植物油消费持续增长,直接导致了食用植物油供给出现缺口,对外依存度较高。早在2008年11月13日,《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就指出:“大力发展木本粮油产业,合理利用山区资源,建设一批名、特、优、新木本粮油生产基地。积极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加快提高油茶、油橄榄、核桃、板栗、山桐子等木本粮油品种的品质和单产水平。”油葡萄(山桐子)作为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包含在国家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产业计划之下,上升到涉及国家粮油安全战略的地位。而油葡萄(山桐子)作为新型木本油料树种具备着独特的优势和推广价值。目前,我国有近6亿亩的宜林荒山荒地和大量的盐碱地、沙荒地等,利用这些土地发展木本油料,既不与粮食争地,又能有效增加国内食用植物油供给,对提高农民收入、扶持贫困地区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两年的中央1号文件均强调,要结合重大生态工程加快发展木本油料等特色经济林。


2014年4月,国家林业局发布了《关于印发文冠果原料林可持续培育指南和山桐子原料林可持续培育指南》(林造发[2014]45号),用以指导和规范我国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培育山桐子原料林活动的全过程,也适用于评估山桐子原料林培育参与者(企业、林场等造林实体及个体农户)的相关活动。


2014年5月26号,国家林业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全国优势特色经济林发展布局规划(2013-2020年)》(林函规字[2014]60号),将油葡萄(山桐子)作为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纳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在陕西、四川两省发展10个重点基地县。四川省计划新发展油葡萄(山桐子)4000公顷,改造油葡萄(山桐子)4800公顷。


2015年1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68号),将发展木本油料作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重要举措,大力增加健康优质食用植物油供给,切实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提出到2020年,全国木本油料种植面积从现有1.2亿亩发展到2亿亩,产出木本食用油150万吨左右的计划。


2015年11月24日,国家林业局和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贫困地区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林规发[2015]150号)。决定通过整合和统筹相关资金,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产业,集中力量解决产业发展投入不足的突出问题,加大对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该文将发展木本油料产业与脱贫攻坚、山区综合开发等强农惠农政策相结合。


2016年4月11日,农业部印发了《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农农发[2016]3号)文件,要求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结构,发展特色农产品,保护风味独特的小宗油料,有地理标识的农产品。油料发展坚持以两油为主、多油并举,因地制宜地发展耐旱耐盐碱耐瘠薄的油葵、芝麻、胡麻等小宗油料作物,在适宜地区示范推广增加新油源。


2016年8月15号,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大宗油料生产能力,增加食用植物油有效供给,保持一定的国内自给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编制了《全国大宗油料作物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改农经[2016]1845号),意在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提升我国油料生产能力。这一政策文件虽然主要针对花生、玉米、大豆等大宗油料的种植做出规划调整,但可以看出国家仍然需要整体加大食用油料的生产能力。


2016年8月19号,科技部、国家林业局印发《主要林木育种科技创新规划(2016-2025)》(国科发农[2016]248号),明确油葡萄(山桐子)为特色树种,针对木本油料等主要经济林树种,突破核心种质构建、品质改良、砧木工程化快繁等关键技术,构建我国经济林现代育种体系。到2020年,建设经济林树种国家级长期育种基地6个、国家级种质资源库5个;完成2个经济林树种的全基因组测序;繁育良种苗木3亿株以上,培育具有国际领先技术和育种能力的经济林良种繁育产业化示范企业5家。这一政策文件表示国家在良种育种研究方面会有进一步的资金支持,同时也显示出山桐子在经济林树种中因其优良的性质处于重视地位。


2016年12月,财政部、国家林业局为加强和规范林业改革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推进资金统筹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印发《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16]196号),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和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林种提供林木良种培育补助、造林补助和森林抚育补助。


2017年7月20日,国家林业局发布《关于加快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指导意见》(林改发〔2017〕77号),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1号),强调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林业建设,推进林业适度规模经营,释放农村发展新动能,计划加快发展油茶、核桃、油用牡丹、文冠果等木本油料及林下经济。


2017年9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国办发[2017]78号),计划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推动地方特色粮油食品产业化,加快发展杂粮、杂豆、木本油料等特色产品。


总体而言,为使木本油料产业健康发展,国家出台的政策均有很强的针对性,以促进现存困难和问题的解决。从财政角度,国家统筹各类造林投资,加大对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和良种繁育的扶持力度,带动地方投资,包括各类社会投资的参与。从金融角度,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针对木本油料产业周期长、投入大等特点,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利率,加大信贷投入。从科技角度,强化科技攻关,进一步扶持木本油料良种选育、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支持引进优良种质资源,在木本油料产业集中的区域建立国家级试点示范基地。


(此文作者:湖北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科技处处长吴才清,是2017年10月31日“全国首届油葡萄(山桐子)产业发展论坛”演讲稿;2019年8月10日修改订正)

 


中心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