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华夏生态交易中心

guizhou HUAXIA ecological 

TRADING CENTER

一品贵州|百亿级特色产业贵州刺梨

来源:多彩贵州网 | 作者:记者:杨勇 张亚 | 发布时间: 2022-10-24 | 127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品贵州》系列讲述具有代表性的“贵州造”产品故事,品发展、品创新、品开放、品钻研。滴水映沧海,折射贵州十年奋进发展,展现新时代贵州精神。

 


2018年销售额仅为2亿元,到2021年实现产值111亿多元;从十佳拳头产品“刺柠吉”成为年销售10亿元级热门单品,到拓展“娃哈哈刺C赢”“健能刺梨酸奶”市场;从“小样刺梨味乳酸菌”“刺力王泡腾片”等优质新品,到保健食品、护肤品、日化用品等的多元化开发……在广药、光明、娃哈哈、好彩头等“行业巨头”品牌优势、科技优势和渠道优势加持下,贵州刺梨品牌声名远播,产业发展花繁叶茂。

依托六盘水市、黔南州、安顺市、毕节市等4个刺梨产业经济带,盘州市、龙里县、七星关区等15个刺梨种植重点县,贵州刺梨种植面积全国第一,达到210万亩。2021年,贵州刺梨实现产值111.64亿元,一跃跨入“百亿级”。2022年,贵州刺梨瞄准产值150亿元目标,奋力前行。

“刺梨果就像爱情,有酸涩也有甜蜜!”著名作家叶辛的这句话印证了贵州刺梨产业的发展历程。

“种玉米没人收还可以用来喂猪,可种刺梨卖给谁啊?”“人家种花你种刺,疯了吧?”……安顺市林业部门许多干部至今仍对前些年推广种植刺梨时的场景记忆犹新,对农户的“灵魂拷问”心有余悸。

 


安顺市于2011年起推广种植金刺梨,由于没有加工企业,加上刺梨保鲜困难,导致滞销严重,种植户种植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纷纷砍树还耕或改种或弃管。推广刺梨种植一度成为干部心中的“烫手山芋”。

2012年,贵州刺梨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而此时,贵州刺梨产业仍然没有摆脱“销售难导致种植‘冷’,种植‘冷’导致推广难,推广难导致没有规模化,没有规模化就难有工业化”的矛盾。

“不能守着‘金山’受穷。”2019年2月,刺梨被列为省领导领衔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十二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同年6月,贵州刺梨产业确立“把农产品变工业品,把工业品变健康消费品”的思路,明确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精深加工为目标,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示范作用,加强产销衔接和品牌建设,把刺梨产业打造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改善生态环境的健康时尚生态产业。就在这月,随着广药集团帮扶贵州刺梨产业刺柠吉系列产品上市,标志着贵州刺梨产业化发展迈出全新的一步。

与此同时,贵州刺梨坚持走加工带动之路,持续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行动,随着“贵州刺梨”公共品牌打造、刺梨产品营销推介、行业标准制定、引导规范化种植和发展、开展刺梨功效研究、开发新品等一系列工作的有序推开,贵州刺梨“点面结合”,迎来春暖花开。

 

“种刺梨既无‘倒春寒’风险,又有政府作技术指导,既有企业保底收购,又无销售后顾之忧。”在贵定县新巴镇谷宾村,被当地人称为“果王”的王成美此前一直靠流转土地种蔬菜,日子过得也还可以,但刺梨产业的迅速兴起让他眼前一亮。2015年以来,王成美流转土地种植刺梨130多亩,如今年产值达60余万元,每年发放当地村民采果工资和土地流转费20多万元。

“一名妇女一天能摘两百多元的工钱,都是现金发放。”王成美说,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公司实施保底收购,加工企业与基地分工协作,基地与农户分工协作,实现合作多赢。

 

王成美供货的贵州山王果健康实业有限公司,目前已发展2万亩刺梨基地,年可吸纳5000余人次务工。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3000余户发展刺梨5万余亩,实现户均增收2万多元。2021年,贵州山王果实现产值2亿元。

近日,贵州山王果5G智慧化工厂成功上线运行。对此,贵州山王果健康实业有限公司生产部主任莫文峰说:“贵州刺梨产业装上了大数据的翅膀,从榨汁到智能储存到智能离芯、智能杀菌、自动罐装……一整套生产流程实现了5G管理,通过实时监管生产数据,保证生产工艺参数的标准性和规范性。”

 

一业兴,百业旺。加工业的兴旺,同样传递到了销售环节。“2021年销售额两千多万,其中刺梨产品占了三分之二。”代银书经营某电商平台近十年了,以销售贵州特色农产品为主,搭上刺梨产业这班快车以来,其销售额翻了好几番。

“培育龙头企业,打造拳头产品,持续打造贵州刺梨公共品牌。”贵州省刺梨产业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说,当前,贵州刺梨产业正通过科学谋划目标任务、发挥龙头引领作用、积极培育拳头产品、着力打造公共品牌、构建新型产业合作、科学管理种植基地、扎实推进保底收购等“八大”举措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短评:满山金果果,遍地笑脸人,果熟人常笑,业精事竟成。从推广种植到保底收购,从标准制定到产品开发,从品牌打造到宣传推广……贵州刺梨顶层设计得当,挂图作战有力,走出了一条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之路。从“山间野果”到“致富金果”,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刺梨产业已然成为贵州推动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希望产业、特色产业。

中心动态